【热门】工作方案模板集锦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方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 篇1为进一步规范堆砂场的经营管理,打击非法采砂、运砂、卖砂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市、长乐市打击非法采砂工作专题会议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将组织公安、边防、海洋与渔业、水利、有关村(居)等部门联合开展为期1-2个月的集中治理违法违规堆砂场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指导思想
以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贯彻上级关于打击整治非法采砂、非法经营河砂、违规开办堆砂场的行为的部署要求,以维护河道正常管理秩序、确保防洪安全和饮用水源地安全为目的,依法拆除未经审批设立的堆砂场,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目标任务
堆砂场专项整治工作以街道为主体,组织强有力的专项整治队伍。行动前,充分了解掌握现有堆砂场各种情况,对在闽江地段明显违法违规、群众反映强烈、安全隐患大的违法违规堆砂场首先进行清理整治,抓住一两个典型,之后逐步扩大战果。依法拆除未经审批设立的违法违规堆砂场,审查审批所有从事堆砂场及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实现合理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堆砂场运行新秩序。
整治范围
闽江下游营前段河道沿岸管理范围内所有非法堆砂场。
成立机构
成立营前街道河道堆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陈世响书记担任组长,林庆龙主任担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主任李新担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村(居)包村领导、派出所、边防所所长担任副组长。街道水利站、海洋与渔业站、国土资源所、工商所、供电所及相关村(居)主干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在水利站,由水利站负责人姜良强兼任办公室主任。
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联合执法队,队长由分管综治副书记陈世招担任,常务副队长由副主任李新担任,副队长由派出所和边防所所长担任,队员由相关村(居)工作队和工商所、供电所派出所、边防所干警若干名等精干力量组成。
职责任务
1、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全街道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取情况汇报,并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2、专项整治办公室: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收集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具体协调专项整治工作,并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
3、联合执法队:独立或牵头组织依法拆除未经审批设立的违法违规堆砂场;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4、派出所、边防所:维护执法现场秩序,保证执法人员安全,调整现场执法警力,打击暴力抗法行为,保证联合执法顺利进行。
5、国土资源所:按照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未经审批擅自占用土地的违法违规堆砂场依法进行处理。
6、工商所:根据工商部门有关法律法规,负责堆砂场业主的工商营业执照登记,全力配合街道查处取缔无照经营的违法违规营业堆砂场。
7、供电所:负责对依法整治的违法违规堆砂场实行断电。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4天,从8月24日至8月27日)
(1)24日召开街道党政联席会议,专题传达贯彻上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并相应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执法队。24日下午通知未审批的非法堆砂场经营负责人开会,将上级有关精神进行传达、告知,并将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发放到经营者手里。
(2)26日将市政府《关于开展闽江下游河道非法堆砂场清理整治工作的通告》张贴到各违法堆砂场及相关村(居)公众场所,形成声势,扩大社会影响。
(3)27日上午召开街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扩大)会议,专项布置整治工作。
(4)以街道办事处名义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由领导小组组织协调部署。
2、第二阶段:自查自纠阶段(8天,从8月28日至9月3日)
(1)各砂场经营单位和个人开展自查自纠,经审批的砂场应向街道提供全面规范相关证件材料(如投标合同、工商、税务部门登记注册等材料);
(2)未经审批的砂场主动清理现有的砂场库存量,停止收购河砂,在9月3日之前自行清场。具体标准内容:①清运场地砂②拆除固定物③拆除设备④切断电源⑤如非法占地要恢复原状。以上项目按属地原则,具体要求各包场责任领导和责任人负责约谈违规堆砂场业主,做好深入细致的动员思想工作。
(3)根据各包场负责人约谈情况,街道主要领导视情况将择机集中约谈违规堆砂场业主。
3、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天,从9月4日至9月23日)
(1)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协调会,根据街道实际情况,明确重点打击的违法违规堆砂场,深化联合执法行动具体方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部门的职能,依照法律法规提出清理整治的办法手段,形成强有力的整治打击整体。
(2)开展联合执法。对在规定要求时间内未能自行清除的违法违规砂场,街道联合执法队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请求市联合执法队配合进行强制清除取缔。
(3)适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有关部门、联合执法队工作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4、第四阶段:总结巩固阶段
(1)整治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听取各部门、联合执法队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
(2)建立健全闽江下游河道营前段沿岸堆砂场长效管理机制,根据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要求,装配必要的硬件设施,加强监管巩固整治成果。
工作方案 篇2各村、镇有关部门:
根据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切实做好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动物免疫实施方案: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总体要求,落实政府和部门责任制,动物防疫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各村主任为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村级防疫员为技术责任人。镇政府成立了动物防疫领导小组,对防疫工作统一部署,精心组织,任务到人。各村要积极配合村级动物防疫员,扎实做好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
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确保五个100%。
此次动物防疫实行计划免疫与强制免疫相结合,根据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强制免疫的重点为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兰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要求全镇所有畜禽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免疫档案建档率、家畜二维码耳标佩戴5个100%。对国家规定的畜禽传染病如:猪丹毒、猪肺疫 ……此处隐藏9940个字……影响对被监督单位现有的其他法律措施的实施。
(二)公开透明的原则。
公示牌务必包含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卫生监督机构名称、举报投诉电话等内容,以便消费者知情消费,同时对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进行监督。
(三)动态管理的原则。
公示内容仅反映最近一次现场日常卫生监督情况。卫生监督机构要根据卫生监督检查结果及时更新公示内容。对餐饮单位因自身卫生管理水平下降,造成卫生状况与公示内容不符,以及引起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后果,由餐饮单位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四)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确定综合评价结论的监督检查时,必须是日常监督检查,卫生监督员必须客观、公正、真实地反映出该单位的真实卫生状况,做到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四、方法步骤
基于餐饮单位数量多、卫生状况差异大以及卫生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等特点,实施公示制度应遵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一)广泛宣传 搞好培训
要充分做好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促使餐饮单位积极配合,自觉参与。公示制度实施前,卫生监督机构应向餐饮单位发放“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明白纸”,并采取召开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公示制度的目的意义,形成主动参与、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共同推进公示制度的实施。
(二)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
我区决定在城区餐饮单位及全区学校食堂率先实施餐饮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成功后全面推开。
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对城区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的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人员、食品卫生质量及保质期、食品加工过程卫生防护、加工场所环境卫生、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原料采购索证与验收台帐等9个重要项目的卫生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作“现场卫生检查评价表”,作出综合评价结论。9项全部合格的餐饮单位为“卫生状况良好”,用“笑脸”脸谱标志予以标示,有1—2项不合格的为“卫生状况一般”,用“常脸” 脸谱标志予以标示,有3项以上不合格的为“卫生状况较差”,用“苦脸” 脸谱标志予以标示。将制作的“现场卫生检查评价表”及脸谱粘贴在公示牌上,张贴于被检查餐饮单位的入口处等醒目位置。
卫生监督机构再次对餐饮单位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应重新制作“现场卫生检查评价表”并连同新获得的脸谱,对原有的公示内容予以更新。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开展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作为落实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我区餐饮单位卫生监督公示制度顺利实施。
(二)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将监管责任明确到科室,落实到人,接受社会监督。我所将把开展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情况列入对各监督科室年终考核内容。
(三)加大力度 强化监管
卫生监督机构应将实施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和立案查处卫生违法行为结合起来,对在“现场卫生检查评价表”中公示为不合格的检查事项,应同时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对轻微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对严重违法行为,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未经卫生监督机构允许,违反公示制度擅自涂改、损毁或摘下公示牌的餐饮单位将列入不良记录,进行重点监管;对拒不执行或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卫生监督人员实施公示制度的,依照《食品卫生法》从重给予行政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工作方案 篇10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管理水平,实现工程管线数字化、动态化、现代化管理,更好地为县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照国家、省、市相关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
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现状,建立地下管线管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实现科学化、数字化、动态化管理,提高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普查范围和内容
(一)普查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包括地上线杆、线路)、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各类综合管廊。
(二)普查内容:地下管线的基础信息普查和事故隐患排查。
基础信息普查应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
事故隐患排查应全面摸清存在的结构性隐患和危险源,特别是要查清重大事故隐患,包括:隐患地点、隐患类别、隐患部位、隐患描述、责任单位、责任人、是否有安全标识、是否采取整改措施等。
建立健全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全县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将管线测量结果录入数据库,实现管线管理的数字化,并做好后续新建管线的动态更新。
三、工作步骤
1、2月底前,各管线主管部门及权属单位,制定本单位地下管线普查实施方案(包括负责人、日常工作联系人),报送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城乡规划局)。
2、4月底前,各管线主管部门及权属单位完成地下管线普查工作。5月底前,由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管线普查成果和管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县城乡规划局),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落实。各相关单位也要抓紧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精心安排部署,落实目标责任,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地下管线普查实行属地负责制、产权单位负责制。县城乡规划局牵头负责组织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编制管线普查实施方案,指导、协调各管线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进行管线普查和隐患排查,并做好地下管线普查成果验收和归档工作。各管线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负责组织所属地下管线普查和隐患排查工作,按要求及时、准确提供既有地下管线相关基础资料,建立和完善所属地下管线专业信息系统。各管线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每半个月向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普查工作进度情况。
对发现的无主管线,由县城乡规划局负责普查和隐患排查,并由市政公用工程主管部门公示公告后,依据实际情况,予以拆除或封填。
(三)规范运作、确保质量。各专业管线主管部门和权属单位,应按照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要求的技术标准开展工作。为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完整可靠,测量过程中需委托有相关监理资质的单位对工程质量、探查、测量、作业安排等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管。报送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普查结果,应有监理单位盖章。
验收应经过探测单位自验、监理单位查验、权属单位核验,以专家评审的方式逐一进行验收。
为保证管线测量机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的统一,参照执行市规划局编制的《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标准(试行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