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5-02-09 17:55:17
【热门】工作方案范文集锦6篇

【热门】工作方案范文集锦6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工作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作方案 篇1

一、总体思路

以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为目标,以新幼园早果早丰和挂果园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明确任务,靠实责任,全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果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年,全市创建标准化果园110万亩,其中苹果100万亩,核桃10万亩。四县80%以上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三县(区)50%以上的果园,实现标准化管理。全市建成果园标准化管理县4个,果园标准化管理乡镇50个。

三、创建标准

(一)新幼园

1、品种纯正,授粉品种配置比例5:1。

2、间作合理,带内覆膜。

3、园貌整齐,树形规范,拉枝到位。

4、生长健壮,枝量合理。

5、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

(二)挂果园

1、树体结构合理,整形修剪到位。

2、负载合理,套袋率95%以上,优果率达到65%以上。

3、配方施肥,合理覆盖。

4、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病虫发生率低于5%。

5、无公害化程度100%。

四、创建措施

(一)逐级明确标准园创建任务

百万亩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是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举措,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实施果品适宜区全覆盖战略的重中之重,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县(区)业务部门一定要明确认识,高度重视,将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任务分解靠实,具体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园区地块。要制定标准化基地实施方案和行事历,明确创建任务,细化创建措施,靠实创建责任,因园施策,分类指导,限期落实,确保基地建设任务圆满完成。

(二)不断壮大标准园创建队伍

按照1名专家指导10万亩、1名技术员指导1万亩、1名农民技术员指导500亩、1名果农管理3亩标准化果园的要求,切实加强标准园创建队伍建设。一是在全市范围内选拔聘用3—5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充实市级果树专家组力量,包县定园,抓片带面,常年开展标准园创建的指导服务。二是各县区业务部门要积极衔接协调,将非在岗的果业技术人员调整到业务岗位,吸收大专院校果树专业毕业生,调整充实技术力量,包乡抓点,进村驻园,具体指导标准园创建工作。三是集中实施百万名果农技术培训工程,年培训果农20万人次以上,培训合格农民技术员1500名以上,不断壮大农民技术队伍,为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全面落实标准园创建技术

依据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普及5大现代果业栽培技术,集成应用12项关键措施。

1、地力培肥技术

(1)沃土养根:深翻熟化,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质,使40厘米以上土层的有机质含量达到1。0%以上。

(2)节能免耕:幼园合理间作、树盘覆膜,挂果园行间生草覆膜(草、砂)。

2、水肥高效利用技术

(1)保肥节水:地膜覆盖、穴贮肥水、适时节水灌溉。

(2)肥水偶合:起垄覆盖沟灌、肥水偶合。

3、光能高效利用技术

(1)高光效整形:规范树形,阳光修剪。

(2)下垂枝结果:拉枝刻芽,培养下垂结果枝组。

4、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

(1)有害生物防控: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综合应用。

(2)果品安全生产:使用无公害农药和生物有机肥,规范生产行为。

5、花果精细管理技术

(1)辅助授粉:人工、生物授粉,化学促控。

(2)合理负载:疏花定果,优质稳产。

(3)单果管理:果实套袋,摘叶转果,铺反光膜,分期采收。

(4)采后处理:冷藏保鲜,清洗打蜡,分级包装。

(四)规范建立标准园创建档案

一是建立健全基础档案,全面掌握果园面积、品种、树龄、挂果年限、产量、产值等基础资料,做到县管到乡,乡管到村,村管到户。

二是系统记载生产记录,真实反映果园各项生产活动,特别做好农药、肥料、地膜、果袋等农资的来源、品种、质量、性能及使用过程记录。

三是建立技术培训档案,详实记载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训人员。四是注重收集影像资料,及时收集标准园创建过程中的照片、录像等资料。

(五)切实加大标准园创建力度

各县(区)业务部门一把手要把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首要任务,亲自上手,亲自负责,具体部署,全力推进。要明确负责领导,组建专门班子,固定创建队伍,逐级逐园签订目标责任书,集中全力抓好标准园创建工作。市上将根据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关技术规程的标准要求,按进度调度,分阶段督查,据实情通报。标准化基地建设情况,将作为年度果业建设考核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考核,并实行一票否决。各县(区)要加强督查检查,定期督查,随时跟踪,督促落实,切实加大标准园创建力度。要加强联系沟通,及时上报县区果园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实施进度和经验总结。

工作方案 篇2

清明节是祭祀、外出游玩等活动集中时间,也是森林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事故等易发多发时段,为有效预防火灾、学生交通和溺水等事故的发生,现就做好清明节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安排如下:

一、组织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各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活动,放假前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一次校园安全自查活动,重点排查校舍、食堂、宿舍、实验室及校园各项设施设备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建立台账,立即整改,确保把各类安全隐患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各学校要利用安全课、主题班会、告家长书、黑板报等方式做好清明节前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告知学生节日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增强学生安全意识。要根据节日特点,重点加强祭祀活动的用火安全、森林防火,外出活动的交通安全和防溺水安全等工作,进一步增强学生及家长的忧患意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三、强化校园安全管理。

清明节期间,各学校要严格校园管理和治安防范,严格控制闲散人员进入校园。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要加强校园门卫值守和治安巡逻,强化对重点要害部位和场所的巡查监控,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四、抓好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工 ……此处隐藏4817个字……p>工作方案 篇5

一、目标任务

按照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以及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目录结构,适当扩大目录范围,鼓励医药创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用药需求和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维护人民健康为目的。逐步提高基本医保用药保障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积极支持医药技术创新,促进基本药物、分级诊疗和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

(二)坚持基本保障。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和参保人员负担水平,合理确定用药范围和水平,实现保障范围与保障能力、医药技术发展相匹配。

(三)坚持专家评审机制。省药品目录由专家按规定程序评审,并综合考虑临床用药基本理论和基本规范、医疗保险基本规律和管理要求以及卫生计生、中医药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行政部门不干涉专家评审。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听取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公布调整工作方案,规范评审程序,加强监督工作,严肃工作纪律。

(五)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保持参保人用药连续和稳定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用药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目录结构,完善医保用药管理措施。

(六)坚持中西药和城乡兼顾。充分体现西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各自优势,充分考虑城乡用药特点,尽量满足多层次用药需求。

(七)实行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根据国家部署,建立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三、调整内容

对《国家药品目录》中的甲类药品不调整,对乙类药品进行调整,调整总数(含调入、调出和调整限定支付范围、剂型)不超过《国家药品目录》乙类药品总数的15%。对《国家药品目录》中的乙类药品品种不调出,药品限定支付范围和剂型不调整。中药饮片按现行政策执行。

(一)调入药品范围

调整增补的必须是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场能够保证供应的药品。优先考虑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我省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等治疗用药及重大疾病治疗用药、儿童用药、急抢救用药等药品;适应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需要,特别是适应基层用药需要的药品。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考虑20xx年版城镇药品目录中我省增补但未纳入《国家药品目录》的药品。

(二)不予调入药品范围

1、营养滋补、美容、减肥、生发、解酒、计划生育用药、保健性药品(国药准字B)、酒剂、茶剂、曲剂、膏滋剂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保障范围的药品;

2、经专家评审论证有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差、易滥用、不适应我省医疗保障和临床用药需求的药品;

3、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信息库中已不存在的药品;

4、人社部明确调出的药品;

5、人社部已谈判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

(三)数据资料

调整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数据为基础,调整药品应为我省遴选专家会议召开前批准注册的品种。不接受企业申报或推荐,不收取评审费和其他各种费用。

四、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成立药品目录调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目录调整的重大问题。

(二)工作专班。由厅相关业务处室和厅机关纪委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目录调整工作的组织实施。驻厅纪检组负责监督。

(三)专家组。组建咨询专家组、遴选专家组和评审专家组,三类专家互不交叉。

1、咨询专家组。约30人,由临床医学、药学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医疗保险管理专家、药物经济学专家组成,由省医学会、省药学会等单位推荐产生。负责论证药品筛选原则,对专家、药品分组和遴选、评审结果进行技术咨询和论证,并对新增药品提出限定支付范围意见。

2、遴选专家组。约90人,从医保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兼顾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负责提出备选药品名单。

3、评审专家组。约200人,从医保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兼顾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其中来自基层的不少于30%。负责对备选药品进行投票评审。

五、工作程序

具体工作分为准备、评审和发布实施3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组建领导机构、工作专班,完成目录比对工作,制定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工作规则。

(二)评审阶段。组织专家组根据目录调整工作方案进行药品评审,形成我省调整药品名单,报人社部备案。

(三)发布实施阶段。公布省药品目录,各统筹地区更新信息系统数据库,9月1日起执行。

工作方案 篇6

一、提前制定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各项责任。

大队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考前期的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成立了高考前期交通秩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科学合理部署警力,明确目标,量化任务,强化责任,切实将高考安全保卫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求每一位交通民警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全力以赴投入到高考期间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之中。

二、科学安排警力,加强路面管控。

为营造良好的考点周边交通秩序环境,大队决定在高考前期指派人员专门在辖区考场附近设点值勤,确保周边道路畅通无阻。高考期间,对人流、车流高峰期和易引起堵塞的重点路口路段提前制定预案,通过采取车辆分流、禁行等措施,保证道路畅通。同时在各考点门前及相邻路口安排值勤民警,设立禁行、禁鸣标志,联合相关部门,清理沿街商贩,降低噪音的污染和干扰,保证考生入尝出场集中时段的交通畅通,确保考生人身安全。

三、净化交通环境,切实消除隐患。

大队组织民警对辖区学校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安全状况重新进行了一次排查,尤其是对学校门前和通往学校的主干道逐条逐段加大检查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存在的乱点和安全隐患,提前安装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和设施,部置警力控制。对学校周边有施工工地的,及时和他们联系提醒,最大限度降低噪音,确保考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集中时间和精力,加强道路巡逻和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地将警力部署在学校周边的道路上,严防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确保学校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治安稳定。同时,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市高考期间平安、畅通。

四、宣传教育到位。

高考前夕,大队及时组织警力,深入有考生的各中学,利用出板报、办宣传栏、学校广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广大师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力争在高考前使每一名考生都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使考生不乘座无牌无证、“带病车”、超员车和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等车辆,严防学生发生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广大考生遵法守规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广大考生安全顺利地参加考试。

《【热门】工作方案范文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