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童年春节的作文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春节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果让你选一种颜色来代表过年的色彩,你会选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会选红色。因为中国红不仅在国内,是种传统的颜色,代表喜庆,在国外也被公认为是中国的代表色。你看,那路边高高挂起的红灯笼。那墙上贴着的红对联,和人们手中派发的红包,不都是红色的吗。
但若让我选一种颜色来代表过年,我会选黄色。你看,到过年,街上不到处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吗?还有过年必吃的小吃,比如煎堆,虾片也都是炸成一片片的金黄色。黄色也是最接近泥土的颜色。每逢过年,人们出去踏青,见到的不都是黄澄澄的土地吗?就连近年来人们墙上挂的灯笼,也由大片大片的红色红色,转变为标新立异的黄色。
而黄色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我还小的时候。每逢过年,爷爷总会在楼下生火,揉好面粉和糯米粉,拌上糖。放在竹子做的屉子里用小火慢慢蒸。等香气飘满整个屋子的时候。揭开锅一瞧,那屉子上就铺满了橙黄橙黄的甜板。有时还没瞧仔细,那甜香味就充斥着整个鼻子,让人还来不及细瞧,就想下筷,卷起一片甜板入腹。而爷爷总会叮嘱贪吃的我们不要吃太多,因为这东西吃多了容易撑肚子。但我们每次都会把爷爷的叮嘱抛之脑后,大快朵颐,直到吃到根本吃不下了,才恋恋不舍的放下筷子。一个个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大呼满足。
而今天,随着爷爷当年龄逐渐增大。再也无法像以往一样早早做好一大块一大块的甜板,而外面买的甜板,不知怎的,就是没有这么好吃。所以这种美食只能成为我的回忆。直到现在,每逢过年,爷爷做的黄灿灿的甜板总是会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散不去。
黄色,代表了我童年的春节,金黄又绚烂。
除夕夜已过,但是我却没有感到小时候熬夜时的那种愉快,为什么?我苦苦的思考着这个问题。当我看着在无忧无虑玩耍的弟弟时,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是总角之年特有的无忧呀!
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生活不富裕,所以我十分期待着春节,因为在我当时的思想中过年就意味着有好吃的,有好玩儿的,还有好看的衣服穿。那时的我虽然没有几个朋友在我玩耍,但是我依然十分的高兴。那时,我和我的父母在除夕夜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
在我小时候的春节里,我有一个非常喜欢的游戏,那就是放炮。小伙伴们一人一盒小炮,外加一个打火机或一炷香,小心翼翼的把引信点着,然后迅速的扔出去,看着一缕青烟升起后,“啪”的一声,爆竹就炸了。那时,我们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有的时候,我们买爆竹的钱用完了,就把目标指向了鞭炮,把鞭炮拆开,然后一个一个的放。但是,这时放炮是十分的危险的,所以那时的我们几乎不用打火机来点炮,都是用香来点炮,而且我们中的大部分都不用手直接拿着放,不过我们中也有例外,他们是我们中的“英雄”。不过,有时他们也会因此付出一点代价。
那时的我们没有作业的忧虑,没有成绩的压力,没有升学的烦恼,有的只是过节时应有快乐幸福。而如今,一切都变了,我们家富裕起来了,过年买炮不再是问题;交友圈变广了,约几个朋友也不再是问题。但是我却找不到小时候时感觉了。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所面对的事物也来也多,这些事物在不断催促着我们前进,前进,使我们无暇顾及周围的美好。
但是童年无论多么的美好,可它以是过去;而我们要面对的则是未知的未来,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要留恋,不要叹息,勇往直前,造就不凡人生。
相关文章推荐:除夕忆童年
除夕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中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他象征着:国家的明天会更富强,人民的生活会更好。也意味着:我们向北京的XX又迈进了一步。
除夕的夜景果然非同一般:黑色的画屏上特别明显的可以看见一个又大有圆的明月,她仿佛微笑着和我们一起分享着节日的快乐气氛。四周散落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仿佛向我眨着眼睛,表示着他们对我们节日的问候和祝愿当我们正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时,不知不觉窗外的礼花已向黑色的画屏上冉冉升起,在画屏中迸开,五颜六色的,十分美丽。那迸裂的声音显得特别的喜庆,好像要释放她所有的生命力。五颜六色的火光,在黑屏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的.耀眼。接着,接连不断的各式烟花爆竹,在四面八方迸裂炸开,那声音震耳欲聋。刹那间,黑屏已变了颜色,忽黄,忽红,忽绿,不在漆黑一片了。
“看哪,看哪……”我呆呆地看得入了神,不知不觉已陶醉在那烟花爆竹声中了。
这样的陶醉能沉醉多久?不会太久。
此时此刻,我们能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可明天,各自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为自己的明天做新的打算,为自己的前途而奋斗、拼搏了。此时此刻,我仿佛期望着……是让人留恋、值得回忆的;童年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是天真无邪、幼稚可笑的;童年是……
总之,童年中所有的一切是让人留恋、值得回忆的。
随着,时光的流失,日月的穿梭,童年已成为我的回忆,我的过去,可他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终身难忘、难以忘怀。
我是多么想回到童年,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天地”啊!童年!
春节临近,看到人们忙忙碌碌购置年货,总会勾起我对童年春节的回忆。
在那生活条件差,吃穿都不能满足的年代里,孩子们最盼望的 就是过春节了,因为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鞭炮放。对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过年就这么简单。
记忆中的春节特别有年味,家家贴春联,户户放鞭炮。那时进了腊月就有年味了,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空中乱舞,鞭炮的火药味弥漫了整个腊月,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离春节还有二十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按照习俗,廿三祭灶、廿四扫房,廿五、廿六蒸年糕,还要赶集买年货,那个年代,年货不是很丰富,无非就是刀鱼,红糖、芹菜,还有肉。只有家道殷实的人家,才会杀鸡宰鹅的。但几乎每一家都会在那有限的鱼和肉上大做文章,炸刀鱼,做丸子,煮猪头。
除夕晚上我们家通常是煮猪头炖蘑菇。平时很少卖肉,要想实打实地解一会馋,也就是等着过年了。我们家兄弟四个,都是“吃饭没饱”的岁数,光吃猪头肉未必够我们打牙祭的,只好在肉里多加蘑菇。做好后,盛上一大海碗端上桌,香喷喷地扑面而来,我们便迫不及待大吃起来,这就是年复一年的除夕团圆饭了。
按照习俗,正月初一的清晨,家家户户一定要早起煮饺子,还要放鞭炮。当热气腾的饺子端上饭桌我们就像几天没吃饭一样一连吃上两三碗。吃过饺子穿上母亲、姐姐们做的新棉袄便跟在大人们后面挨家挨户拜年了。最大的收获就是鼓鼓囊囊的两口袋瓜子糖果。拜年回来整天会捂着耳朵放鞭炮,忘记了天冷,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但过年那几天,也显得异常慷慨。桌上的笸箩里摆着花生、瓜子、糖,但是,许吃不许往外拿,这对于惦记着吃,又惦记着玩的孩子们来说,无异是极大的遗憾。只好趁家长不注意,抓一把,揣到口袋里,溜出去疯跑,吃完了,回来再偷一把。更美好的是,平时惹了祸、淘了气,少不了挨一巴掌、踹上一脚,而到了春节,家长们和气了许多,对你有什么不满,也基本上采取宽大处理的豁达态度,顶多瞪你两眼。邻居们见面也比平时亲切多了,拜年时各个脸上笑容可掬,把所有的不快和郁闷都暂时搁在一边,你就觉得春节那段时间,空气是清爽的,天空是明亮的,人是自由的……。
过完除夕,春节过了一半,后一半就开始走亲访友或者接待客人了。从正月初二开始背上苑斗,放上几个饽饽去三姑六姨家拜年 。饽饽通常是不会少的,中午能吃上一顿好饭就心满意足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初六,年也过得差不多了。
现在觉得年味不如以前了,关键是生活条件好了,渴望过年的心情也没有过去那么迫切了,尤其是小孩子,以前过年盼着有新衣穿,有好东西吃;现在呢,天天像过年,所以过年的味道也逐渐淡下去了。 童年的春节是美好的,是终生难以忘怀的。
文档为doc格式